一人之境

你害怕一個人嗎?
人活著,本來就是一個獨一無二、獨立自主的主體,即是追求主觀的認同,亦渴望動向的人格發展。與此時,我們並不孤立,亦不被隔離,因為我們無可避免地要與他人共生、共在、共存,共同地營造出生活的世界,讓我們和其他人一起生活下去的社群。
但是,我們還是難免會覺得孤獨,覺得孤單。當突然離開親人或友人,或者突然地被迫必須自己一個人單獨面對生命中一個特殊的情況、一種前所未有的境遇,或者一樁攸關個人生命路向與生活走向的課題時,便會不知如何自處,如何自行料理個人屬己的事情。可見,我們會恐懼孤獨,害怕孤單。往深一層看,這或許是一個根本的哲學問題,亦是每個人共通的心理問題。
「孤獨」是一種生命情境或特殊的存在狀態,當彌漫著孤獨感的時間和空間兩者相互交錯。從消極性而言,往往讓我們落入無邊無際、無依無靠、無以自處,甚至因此自我否定、自我墮落的境地。然而,如果我們能夠自願地與孤獨感相互周旋,與孤獨同在。那麼,在一個人自我沉潛之後,實際的情況卻會是柳暗花明又一村,甚至可能由此激發出我們心靈內在的正能量,而讓我們的人生得到鼓舞、激勵、超出預期的護持與不可思議的加持。
泥路上邊走邊數數腳印 竟發現某些裂痕
聽到內心學會修補再嵌
別把聲音軟禁 – 《一人之境》
一般看來,「孤獨」不必然與寂寞劃上等號,相反,「孤獨」意味著自由,讓人追求自我的獨立。當人能夠自主與無盡地開放自己,便能無比的真實地活著,這是通往成長必要的儀式,亦是自我鍛練的最佳時刻。因此,即使人要為此而斷了羈絆,最終必然因著成長所帶來的盼望而感到喜樂。
散去了回望 有著丁點孤寡
但自由 想拆開交結的網
獨佔天清氣朗 – 《一人之境》
事實上,越是擁有卓越才能的人,越會在獨處時思考自己應該成就的世界。哲學的源起與人文的滋長,正是由一個個善於與自身孤獨相處的人們所啟動所成就。正因他們培養出拒絕交際的勇氣,在面對孤獨時不感畏懼,並且積極而主動地迎向孤獨,始會在孤獨時自動自發地讓自己真正「擁有充實感」。存在主義先驅齊克果一生孤獨,他一自認為他只是以「一個人」的狀態活著,不需名分,不用稱呼,更不必牽親引戚,用不著關係糾結,因為他始終接納孤獨,正視孤獨,默默地品味著存在的孤獨。可見,孤獨者並不一定最強大,但能夠一個人自自在在地生活著,已能大有機會深入生命的真諦。
相反,群居終日而言不及義,飽食終日而無所用心,有時候,它們很可能是在浪費我們有限的生命,眾樂之樂其實無法完全取代獨樂之樂。既然在人文與自然始終相互抗衡的年代,唯有能夠奮力解開世間功利、權位與名聲的枷鎖,始能揭開獨一無二且無可替換的生命寶藏。
派對裡凝望 友伴笑臉八個十個
節奏裡搖盪 快樂中感寂寞 – 《一人之境》
由此可見,孤獨無價。有時候,孤獨是難得的機會,是上天的恩澤。既說能夠為那甘願孤獨者帶來好處,特別是對那本來不得不忍受喧囂、吵雜與動亂的這副身心大有助益的話,我們又怎麼需要害怕孤獨、拒絕孤獨呢?如果我們都能夠秉持理性行事,且清醒地在人我之間來回走動的話,有時短暫的孤獨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妙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