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戀

自我中心最明顯的表現是自戀現象。
自戀就是以「我」為中心的典型形態。人之所以自戀,原因有二:
第一. 人擁有自覺能力,人在認知活動中,不向外物有所意識,而自覺其自覺,就得一自我之觀念。
第二. 遺傳基因之求生機制與高度的自覺能力結合起來,形成自我偏向,重己而輕人,在雙重標準之下,一切都是自以為是,自己為價值中心。
心理學家對自戀有豐富的論述:
1914年,社會學家佛洛依德在《論自戀》(On Narcissisn)中,將自戀分為兩種:一是在嬰兒時期,此階段還未能區分「人與我」和「物與我」,並且把母親看作自己身體的一部分,將愛傾注在自己身上,這種自我陶醉的愛被定義為原始自戀。當嬰兒三、四個月大的時候,區分能力開始發展,他開始懂得辨別身體以外的事物,慢慢知道別人的存在。假如這時嬰兒遭遇上作為其撫養者的母親亦離他而去的挫折,無助感牽動退縮、怨憤、排他等反向,他便會將愛轉投回自己身上,這種情況稱為繼發性自戀,亦即我們平常所指的病態性自戀。
繼佛洛伊德後,維也納兒童心理分析師梅蘭妮·克萊因將自戀問題擴展至自我與客體的關係,成為第一個關於病態自戀的現代理論。克莱因認為自戀者將自己的自身完全投射到他所關注的客體上,並認為自己與客體是結合在一起的;自戀者有極具理想化的自身形象和拒絕外界對其完美形象的詆毀;自戀的客體關係是一種自我情感保護的機制,更深層的,自戀是死亡本能最原初在精神的表達。
到了1978年,美國心理學家海因茲·科胡特於其著作分析自戀問題。他認為,正常的兒童心理發展開始由自戀走向接受外在客體關係,自尊和自信亦會日漸形成。父母愈對兒童溺愛、無微不至地照顧,只會延長嬰兒將外在客體視為自己的一部分。到了兒童期,他開始誤以為自己無所不能,這造成某些家庭出現「小霸王」現象。通常,當小孩逐漸成長,通過與人的交往,他們開始區分哪些是內在的感受、哪些是真實世界,然後自覺規範其意願的領域,重建自尊和尊重他人。可是,部分青少年卻仍然眷戀被寵的溫馨,於是殘留永不滿足的原始需求開始侵蝕正在發展中的自我,並以自戀為一切中心來補償對現實的不滿。
自戀不一定是病態,但過分的自戀,凡事只會為自己着想,把他人置諸度外,容不下他人的半點評論,就是一種病態。自戀者的特質是過度關心自己,活在自我封限的世界中,逐漸超乎其現實性,唯有塑造崇高的理念,將自我完美化,孤芳自賞。但是,自戀者活得並不快樂,孤芳自賞式的自我陶醉,並不能打發內心的空虛,反而怨旁人不能理解自己,內心感到隔離的痛苦。

希臘神話的自戀狂

納西瑟斯(Narcissus)是河神兒子,英偉不凡,惜自幻被咒詛終身不能見其容貌。否則,將會招致殺生之禍。自成長以後,納西瑟斯傾慕者眾,惟他卻不為所動,因而得罪不少異性,並邀得復仇女神出手懲罰他。有一日,復仇女神誘使納西瑟斯臨到溪邊渴水。當他正要彎下身時,發現水中乍現俊美的倒影,於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慾,深深地愛上他。可是,他未有覺察那只不過是他自己的倒影,並因著無法得到對方的愛意而絕望致死。而自戀的英文 Narcissism 就是取自納西瑟斯。

病態型自戀者

自我防禦運作模式

病態型自戀者沒有意識到他們自我防衛的心理運作方式:

投射作用

病態式自戀者會把自己的想法、情感、行為歸於別人身上。因為若將這些當成自己的想法、情感與行為,就會動搖脆弱的自我連貫性。

否認現實

病態式自戀者會否認困擾自己的全部或部分現實,因為這會威脅到自我的一貫性。

認知扭曲

他們會誇大部分事實、省略某些事實和撒謊,以符合對自己有利的解讀方式。

自我分裂

自戀者自我各個面向無法融合成一個連貫的整體。他們無法負起責任、意識到自己錯誤、看清自己缺點,因為這會讓他們脆弱不堪的自我碎成一地。

自戀形表面特質

自戀形核心特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