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涯規劃

絕大部份舊生遞交的 IES 初稿(獨立專題研習報告)都有個共同的行為特質,就是偏好做「不加索」。內容不加思索,搬字過紙,有時甚至留白給老師自由發揮。當然,偶爾會收到上佳作品,但僅是鳳毛麟角。多數同學都甚少在課餘時間主動就有關研究分析作提問,即或偶爾有問題,多是關心功課有什麼要求:「我這樣做可以嗎?」或是直截了當,放棄思考:「即係點啊!」看來,我們都害怕犯錯。這些行為特質已是根深蒂固,很可能是自幼塑造。有時候,我不禁會問:他們到底學習了什麼?
John Holt 在《孩子為何失敗》一書中指出,學校訓練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兩種效果是「恐懼」和「沉悶」。這本教育經典早就指出問題不是「學生是如何失敗」,而是「學校如何令學生失敗」。學校的正規教學流程和隱蔽課程,都不斷發放「犯錯將帶來負面後果」的信息:犯錯會被懲罰、被取笑、被責罵、失去資格,諸如此類。與此同時,我們以為這個世界都有標準答案,一切可被操控,一切可計算與量度。完美有標準,生涯可規劃,讀書有必勝之道,情緒可管理。所謂理性務實,其實只是績效的計算,內心是害怕失控失敗。現代人早已內化了這一切指標,努力迎合,每天焦慮自己有負眾望;然而,不幸的是,John Holt 描述的情況,在我們周遭隨處可見。
只怕被誰諷剌我那麼荒誕
公式已擄劫你太多時間 – 《生涯規劃》
事實上,人生總是需要不停抉擇,不斷創造文明;可是當人深切體會到抉擇的自由本身原就是虛無本身,人便承受不起,得絕對捨棄其抉擇。只有經歷過真正的絕望無奈,生命一無所有,含淚輕嘆,靜默看待虛無本身,感受內外全空的怖。於是,為免遭逢不必要麻煩,社會早就引導我們要盡快地求取「確定」的方向,以滿足他人期望;而長輩們為求安心,也願意向他們提供「正確」的人生路向,供後輩參考。於是,我們被各式各樣「美滿人生套餐」包圍,可發揮的想像空間也就愈來愈少。因為答案,尤其是「正確」,正是「問題」的殺手。當人生困頓不安時,身邊人就立刻為這「問題」提供公式答案,或至少成功回應問題的程式和形式,原來的「問題」也就不再成為「問題」。
早已為誰放棄了我的荒誕
習慣要照顧每雙俗眼
再去走新的路太難
留在舒適小堡壘但求三餐
– 《生涯規劃》
與此同時,不確定所帶來的考驗的壓力和動力,亦隨之煙消雲散。結果是,我們的生涯規劃過程,往往培養出盡快消滅「不確定」的(不)學習習慣。我們不再聆聽內心真正聲音,而是用來自父母、師長、關鍵他人所提供的各式「正確」的答案,以避免犯錯,並滿足社會的種種期望。但我們自己想要什麼,這有關生命意義的根本問題,也被「專家」所提供的「正確」生涯規劃答案,一併殺掉。及至後悔之時,已經為時已晚。
已暫停 嘆息過去的一股勁 來到尾聲
– 《生涯規劃》
於是,我們無法體認抉擇的深層意義。因為人類必須經過感性階段的沉淪,始能深切體會生命存在的茫味性與抉擇的沉重性,再由此承擔的歷程,內在地感受自己的有限性,始能真正激發決心,超拔感性的放縱 ,因為承擔中的抉擇永處於「或此或彼」的境況。唯有承擔自己的生活,人始能感覺生命存在的真實性:他是有限而神聖。他是神聖,因為他能超越動物性的牽累,人成為自覺的存在。
這一刻儘管我未能給盛讚
奉信我的荒誕  航線更多總可以揀
– 《生涯規劃》
因此,我們值得憂慮的現象,是那些「有問題」的人 — 既說不出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問題,自然也沒有需要和動力主動學習探究,剩下的,是一大堆來專家們的陳腔濫調、老生常談、既有答案,甚至陷入阿倫特筆下的「缺學無思」狀態——「沒頭沒腦的鹵莽、無可救藥的迷惘,或是自鳴得意地背誦已變得瑣碎空洞的真理」有問題,也許是我們人生面對的最大問題;缺學無思,才是我們目前陷進的最大危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