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好不哭

愛,是兩個人的事情;只要當中有一個人不愛了,這段關係也就到此為止。分手帶來強烈的被遺棄感覺,從戀人的心頭油然而生。但有的人思念的時間,還要比相戀的時間長,分手過後還是忍不住想起前任。根據科學角度解釋,一個人陷入失戀就如得了一場病,其主要症狀為胸口重壓、呼吸急促、食慾不振、情緒波動,心神不定、精力渙散,卻不斷長時間專注於想念那個人。

苦思復苦思,腦海裏還存放着戀人想像中的前度,每到過一處曾經和他去過的地方,一幕幕過往的畫面就即時呈現在眼前,隨之看回自己獨身一人,眼淚就再也止不住;當下生活的不堪,讓戀人時刻好奇前度如今的生活狀況,於是不禁從友人口中打聽消息,亦不禁憶起彼此曾經有過的片段。

沒有了聯絡 後來的生活
我都是聽別人說 說妳怎麼了- 《說好不哭》

可笑的是,當年戀人堅定不移地表明分手立場,無論如何都要一刀兩斷。如今,前度很聽話,不再跟戀人聯絡,不接聽戀人電話,而且更為戀人送上祝福,自己肩扛一切分手責任。因為前度早已明白到一個道理,與其痛到滴血的心已經無力作任何爭辯,學不會在付出感情時有所保留,不如只好在不得不失去時,自私地選擇一種最容易承受的方式:毀滅彼此間美好的一切,刪走手機上載有彼此共同回憶的東西。例如:合照、社交平台賬戶號碼,以至電話號碼等,將一切化為灰燼。然而,戀人心裡卻無法釋懷,至今仍未能告別一段苦澀的回憶,甚至反覆思量自己無法保持矜持、繼續戀棧舊情的原因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說妳怎麼過 放不下的人是我
人多的時候 就待在角落 就怕別人問起我 – 《說好不哭》

在戀愛中,戀人只要有一丁點的情緒波動,不管是喜是悲,都潸然淚下。尤其雙方處於暗戀階段,彼此動不動就哭泣,並且淚如泉湧。無論這是作為一個戀人而落淚,還是作為一個浪漫傷感者而落淚,戀人往往重新記憶起自己嬰孩般的身體,在很久以前被母體遺棄的境況。因此,面對感情的宿命,戀人總害怕對方留淚。或是不欲戀人會衝著自己而哭,讓自己落淚;甚或是害怕憶起昔日戀愛的沉積,然後借助淚水,不斷敘述屬於戀人之間的悲痛故事,將自己繼續沉溺在糾纏不清的關係,陷入萬劫不復的輪迴。更甚的是,害怕戀人誤將自己淚水作為情緒勒索的手段 ,藉由哭泣向加害者施壓,讓全世界知道:「看看前度將我弄成甚麼樣子。」繼而迫使對方認罪悔改。

眼看著妳難過 挽留的話卻沒有說
妳會微笑放手 說好不哭讓我走
– 《說好不哭》

說好不哭,並非意指彼此關係冷淡至亳無感覺。相反,它帶著人性關懷與思念。縱然內裡百般依依不捨,午夜夢迴更加是牽腸掛肚,但藉由分心投射,顧左右而言他,並為自己編上分開的理由,好讓對方帶著祝福離開,然後重新得著自由與相信別人的力量,變回以前一樣乾淨美麗,懷抱著希望向前走。

離開我以後 要我好好過 怕打擾想自由的我
– 《說好不哭》

成熟,也許是無論失去過多少次,依然帶著無比熱誠,爭取新生活的力氣,擁有無條件去相信他人的赤誠,是一遍又一遍的對未來的未知的憧憬。那些夢幻泡影令人像沒有受過傷害一樣地活下去,生活依然值得起舞,但願彼此共同得著堅韌和勇氣,以踏平將來的艱險與困苦。這一切的期盼,沿於大家在對方身上驗證的事情,早已超越了愛情本身。

奴隸的道德

從哲學家尼采角度剖析,他反對分手的戀人有如《說好不哭》般的虛情假意。亦即表面上是關懷對方,但實際上都只不過是奴隸道德的體現。
他指出,一般人都只是實踐奴隸的道德。比如道德規條中重視慈愛、好心腸、樂助、謙卑、耐心、服從、友愛⋯⋯等等。尼采認為這是因為一般人是無能懦弱,不能承擔自己的抉擇痛苦,因而逃躲進他人認同的「美德」中,事事退讓,事事奉承,唯恐傷害了別人,其實底子裏,只不過求得他人的認同,活在安全的奴隸心態中。
在尼采看來,人類表面上怎樣宣揚仁愛,但骨子裏卻是殘酷,即使是弱者,也不反對他人受苦,所謂幸災樂禍。人類所謂的公平,亦只不過是一種報復仇恨的心理發洩,當他們看見他人,特別是所仇恨的敵人受苦,是最快意。人類的歷史告訴我們:沒有殘酷則沒有慶祝的快樂。尼采以各種手法諷刺基督教徒的偽善,是奴隸的道德。他自己認為人要真正進化至「超人」,才能實現主人的道德。
主人的道德是反對表面的仁慈、柔順、和平、禁欲、平等、不切實的理想例如環保主義、素食主義。認為這些都是弱者的託辭,最終會窒息生命的潛能。主人的道德就是自己判辨善惡,成為獅子一般強壯的超人。超人哲學不再告訴你去愛你的鄰居,而是愛你自己。真正愛你自己,就會承擔自己的生存歷程。人愈自私就愈能以自己為最重要,同時愈會對自己有所要求。所以尼采要求我們放下理智的分析,放棄欠缺行動的哲學,而直指生物最本源的求生意志,以自私為生存的動力。就如《說好不哭》的故事發展,尼采認為戀人應要忠於自己的慾望,而非被個人虛無飄渺的假設規限這段感情關係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