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下來的人

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《浪跡天涯》講述女主角佛恩與丈夫大半輩子服務於一個公司城鎮,最後因失去市場,產業枯萎,令靠着產業而存在的城鎮也跟着凋零。佛恩夫婦頓時失去經濟依靠。不久,丈夫離世。六十歲的佛恩迫於無奈的出走,以車為家,孑然一身,隨處漂泊,四處尋找臨時工。沿路上,佛恩遇着處境相近的同路人,亦有同路人向她示愛,邀請她回歸家庭,她也拒絕。結伴一段路後,毋須道別,只說句下一段路相見。電影藉由探討佛恩如何以遊牧生活回應難以預測的社會,道出了人生的無常。
「無常」是佛學語言,觀照出世上無一事物能自足而存,這即任何事物存於世上,都必依賴一些條件,所謂因緣和合。而因緣是可變的,任何人、事、物都是因合適的條件匯聚而生,因條件消散而滅,這就是緣起緣滅。人心對美好和永恒的執念,偏偏天地之間無時無刻不在變幻。人應如何面對難以預測的社會和人生種種?在不斷移動的不可確定性,人應如何自處以對應無常?相信不少香港人對此應感觸甚深。

 

這個年頭,眼見城市遭逢巨變,核心價值連根拔起,大家心裡只能乾着急,內心煎熬不斷,卻無法找到宣洩出口。有些人於是用行動表達他們的無聲控訴 — 移民。當中,不少人匆忙流散到彼邦,而且更是暗暗的離開。有的連道別也沒有,歡送也沒有,雙腳一離地,可能此生已再沒有機會再見,走得有如流亡般突然。
為何明明在眼前 明明同行但你臨時別去
放下句點 – 《留下來的人》

在他們當中,很多離別都不在許多人的短期人生規劃之內,亦不曾想像自己會忽然之間放棄奮鬥了幾十年得來的人事物,奔向萬里之外由零開始。這種浪跡天涯的心情,衝了出去卻未知後事,滯留在一種「再看看情況」、「等機會再做決定」的猶疑不決狀態,不止人心困累,在缺乏立足點的懸置之下講安身立命,似乎有點荒謬,也叫人焦躁不安。

另一邊廂,留在原地不斷輪迴的人們亦一樣如坐針氈。面對完全陌生的社會環境、全球疫情,以至全球的政治緊張,大家陷入大量的未知與不確定,無不出現適應困難症,無力感與焦慮重重圍困。此外,流離的不確定性逐漸上升,不少人都質疑應否繼續以一層大半世也供不完的樓、為它做一世耗損人生的超時工作,來給自己作為安全穩妥的靠山,畢竟一個真正的家,應是人心裡的歸屬罷!

許多人都相信離開的  人生走到該走的那時 
痛著來話別
可知留低的與重生的  卻在這邊 
怎撐過餘生的浩劫 – 《留下來的人》

從內心的掙扎出發,我們窺見留下來的人與失根的人都有著共有的恐懼、離愁和等候的無奈。大家都在不斷反思如何在窘境中自處,探索如何面對這種懸置的人生。因此,或許我們不應用同情的身位俯視對方,而是視彼此為大時代的命運共同體。無論身處何方,大家可以抓住彼此,互相支持,在浮城中找到盼望。

説過在那一邊見 來待我出現
你繼續沿途歷險   我繼續尋求幸福了 
那日見 – 《留下來的人》

移民 Vs. 難民

移民

舉家大包小包,攀山涉水。是一代人遷離鄉土的無可奈何;現代社會的移民想像,卻廣闊得多。根據「國際移民組織」的定義,移民是由於各種原因,須暫時或永久地離開其常住地的人,因此定居移民、為工作遷往他國、跨國留學生、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等亦在移民之列。美國是最受歡迎的移民目的地,最多人移民赴美的國家依次為墨西哥、印度及中國。而香港近年的移民大潮,在2019年已見端倪:2020年台灣簽發予港人的居留許可飆升至10,813宗 ,赴台升學的香港學生亦增約50%;2019 至 20 年度至少有7.264 宗香港人申請澳洲永久居留簽證,是過去17年之冠;而英國更預計未來五年將有多達25萬港人移居當地。

全球國際移民:

2.81 億

難民

在人類歷史中,常有戰爭與避難的故事,但難民的普遍性定義,是在上世紀二次世界大戰後才訂立的。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資料,難民是因迫害、戰爭或暴力,被迫離開居住國的人士。他們須有充分理由證明身分,例如因其宗教、政治見解等因素而遭迫害;經確立難民身分後,可獲國際公約及法例保護。為了遠離迫害,無數難民須跨越怒海,前往目的地。在各條走難路線中,地中海中部路線(從利比亞橫渡到意大利)的死亡率常受關注。根據聯合國難民署 2016年10月的數字,每47人就有1人死在海民1,260 萬人上。除此之外,近年數百名羅興亞難民為逃離緬甸軍方鎮壓,穿越安達曼海域至鄰國,但該路線的致命程度更高於地中海路線。

全球難民:

2,630 萬人

尋求庇護者

直至2018年,有港人在歐洲國家獲得庇護,我們才發現尋求庇護者與自己的距離,其實未必如想像中遠。尋求庇護者是指逃離原居國、到別國尋求庇護但未獲確認難民身分的人,他們理應得到法律保障和物資援助。每年亦有一千多人來香港尋求庇護,他們在這裏有另一個稱呼:「免遣返聲請人」。這是由於香港並非《難民地位公約》的締約方,即使這些人的狀況符合聯合國對難民的定義,政府卻僅把他們視為「免被遣返的非法入境者」,若其聲請被拒絕,將會隨即被遣返至原居國家。除政治庇護外,許多人受困於原國狀況或生活折磨,會透過升學或跨國工作等途徑,到他國竟一口安全且自由的空氣。移動之下,各有隱衷。

全球尋求庇護者:

417 萬人

人口遷移理論

推拉理論

雷文斯坦所提出的人口「遷移法則」,是建立在人口統計的實證基礎之上,具體描述了當時人口遷移的主要特徵,也開展出後來許多的人口遷移研究。其中,李(Everett S. Lee)所提出的「推拉理論」 (the push-pull theory of migration) 最具有影響力。李提出從四個面向來解釋促成遷移的原因